臨近年末,有一類文章開始頻繁出現?!兜谝慌?0后即將30歲!》《90后的你其實不再年輕》《95后年入百萬,你已經輸給了同齡人》……甚至有人扎心提問:20后馬上要出生了,他們看90后,會像90后看60后一樣嗎?
曾經的90后,被外界貼上“叛逆個性”“新潮”“非主流”等種種標簽,轉眼間也到了“從良”的年紀。他們一本正經端坐在辦公室格子間,埋頭敲打鍵盤,眼見新來的實習生已經是98、99年的小孩,00后也開始步入職場,只好喝一口保溫杯里的泡枸杞,掩飾內心的尷尬。
社會上種種聲音提醒著人們,什么年齡就該干什么事。古人說,三十而立,人到30歲就該成家立業,自立于世。那么,30歲在今天又意味著什么?一筆可觀的積蓄?光彩的職業頭銜?適合結婚的伴侶?
理想標準與現實情況相互映照,在年齡、職場、財富管理這幾座大山下艱難喘息的90后開始質問自己:我怎么才混成這樣?
這是一個焦慮容易被販賣、更容易被傳染的時代。
?
30歲,多少錢才夠擺脫焦慮?
2019年8月,一項對全國范圍內25-45歲、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核心白領網民的抽樣調研顯示,在“哪個詞最能符合你的心境”的問題中,“焦慮”位列第一,緊隨其后的是“疲倦”“忙碌”“迷?!?。
當年輕人下班后回到狹窄的出租屋,癱在床上刷手機,可能真的未必是因為手機有多么好玩。但他們就需要那些零碎的視頻、段子、八卦新聞來分散注意力,逃避無聊和孤獨,讓大腦暫時處于放空的狀態。失眠也過早地攥住了這批年輕人。即便知道睡眠是緩解疲勞的最佳方式,無數90后卻在深夜時分遲遲不能入睡?!?018中國睡眠指數》報告顯示,近半數90后睡眠質量較差,四分之三的90后在晚上11點后入睡,更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在凌晨1點后入睡。當人們在網上調侃熬夜的樂趣時,更多的90后實際上飽受失眠困擾,在寂靜黑暗中焦躁地清醒著。
當焦慮過于頻繁發生,或者程度強烈,甚至于持續影響正常生活時,這種狀態在醫學上被視為疾病狀態。在全球范圍內,焦慮癥已經超過抑郁癥,成為人類精神健康的頭號敵人。一份對中國境內的調查報告顯示,焦慮障礙患病率在調查的七大類精神障礙中最高,成人終生患病率達7.57%。
缺乏經濟保障是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當你發現昔日同窗又新換了豪車豪宅,就下意識懷疑自己是混得不好的失敗者;當你聽說別的父母給孩子報各種私教課外班,又開始著急下一代輸在了起跑線上;當你刷到朋友圈里有人坐著頭等艙飛往海島別墅度假,頓時覺得不出國都不配叫旅游。而這些對比心理,往往都指向同一種焦慮:錢包里錢總是不夠花,銀行卡里的數額總是不夠刷。自媒體營銷號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布,“這屆年輕人已經失去了奶茶自由”“能否實現車厘子自由是當代人的成功標準”,不少年輕人趕緊去買盒車厘子,再買兩杯奶茶,以證明自己生活水平還不錯,卻正中了商家下懷。
如果不能樹立健康的消費觀和價值觀,哪怕有一百萬也無法擺脫盲目焦慮。
?
30歲以終為始,做未來的財富贏家
不可否認,金錢與自由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中已是不可分割。我們都知道錢并非萬能,可卻不能不承認金錢的重要。
房價、教育、醫療、養老、社會保障等讓現代人背負上巨大的負擔。有些年輕人剛開始進入職場,已經陷入財富焦慮。這一屆年輕人更深刻地懂得具備“鈔能力”的重要性。騰訊理財通數據顯示,超七成的80后、90后正擔憂未來的養老問題。這種關注直接體現在對養老基金的投資上。
財富增值是當代年輕人的關注焦點,固定工資往往不足以應付家庭和個人的種種開銷,投資理財便成為了必備技能?!?0、90后理財報告》的數據表示,大多數80后、90后投資理財心態穩健,傾向選擇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,近九成80后、90后在2018年的投資理財中盈利。
在30歲即將到來之際,更多90后學會了精打細算,為自己爭取從容堅定生活的經濟實力。中國新經濟研究院發布的《90后攢錢報告》顯示,92%的90后每個月都會有結余,80%的人會將結余進行理財,90后初次理財時間比父輩早了10年。這種理財規劃來自社會壓力,也來自于更發達的資訊。這一代年輕人具備了更強烈的自我保障意識,也有了付諸行動的學習能力。
如果一個人做到理財規劃,并合理執行計劃,踏上科學理財之路,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之外,就能多一份安心的底氣。實際上,經濟焦慮源于人們對更好生活的追求,我們無需將它視為洪水猛獸,完全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富管理,增加內心的安全感,緩和焦躁不安的心態,積極面對人生挑戰。羅曼·羅蘭曾說,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,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,依然熱愛生活。那么,在這個焦慮彌漫的時代,用積極行動為自己贏得安心生活的底氣,更是一種新式英雄主義。
108財神節暨鈔能力學院啟動盛典
近日,中國平安 “108財神節暨鈔能力學院啟動盛典”邀請了馬東攜“奇葩說”高人氣辯手邱晨、傅首爾,與平安辯手以辯論形式進行觀點交鋒,辯題正是與當代年輕人的經濟焦慮相關:“100萬,能否讓你安心步入30歲?”
隱藏在這個問題背后,我們需要真正解答的是,當代年輕人要如何獲得安心的能力,如何獲得不被焦慮綁架的能力。
結辯環節,傅首爾的回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鼓掌肯定:“100萬可以讓我們安心地步入30歲,因為這筆錢讓我們擁有了想成為什么人的機會和自由?!?00萬意味著我們手中有一張底牌,我們可以有底氣停下來,傾聽內心的渴望,這筆錢更是一顆種子,象征著信心和能力,讓我們能夠安心對接下來的人生合理配置投資。
30歲,已經到了可以為人父母的年紀,最怕的是空長年紀卻沒有增長財富規劃的能力?!叭绻f人生最大的成本是機會成本,對人的一生來說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。在30歲之前可以盡情地虛度和奢侈地去浪費它,但是從30歲這天開始希望所有人有規劃,以終為始的生活”,談及30歲這一人生節點,馬東這樣解釋道。
指導我們邁出第一步的是我們對于終點的理解。每當你感到迷茫焦慮,不妨抬頭看看終點在哪里。而立之年,真正能讓自己安心的,是掌握規劃財富的能力,是擁有控制風險的信念,是真正明白,人生接下來的路要怎么走,以終為始,方得始終。
新的一年,愿你我擁有抵御焦慮,積極行動的“超能力”,也擁有以終為始,規劃財富人生的“鈔能力”。